碧山草堂椽笔歌

古来何人能大书,官奴俊爽力有馀。
淋漓只用埽泥帚,埽出不怕春沾淤。
化城额传裴相休,以袖揾墨蛟龙遒。
何如汪家碧山草堂里,酒酣脱帽看尖头。
睡庵老人气倜傥,青管高提盈一丈。
至今森然挂东壁,故物不与人俱往。
藤韬漆护棕丝牢,中山徒秃千兔毫。
想见盘旋跳荡发绝叫,惊电破砚翻云涛。
长枪大剑莫相笑,毛锥如此亦足豪。
君不见天竺红墙似霞起,发地扶椽看五字(天竺寺墙观自在菩萨五大字睡庵书)。
犹存手泽供摩挲,后代良孙解驱使。
后代良孙解驱使,翻身使臂不使指。
何当直上天柱峰千尺,一波一磔当空掷,山魈木客皆辟易。

现代解析

这首《碧山草堂椽笔歌》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诗歌,用生动有力的语言描述了书法家的高超技艺和作品的美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起始两句“古来何人能大书,官奴俊爽力有馀”,赞美了自古以来书法家的卓越才能和力量。他们用笔如神,挥洒自如。

2. “淋漓只用埽泥帚,埽出不怕春沾淤”,形象地描述了书法家挥毫泼墨的情景,即使使用简陋的工具,也能创作出美妙的作品。

3. “化城额传裴相休,以袖揾墨蛟龙遒”,提到了历史上的书法家裴休,他的书法被誉为如同蛟龙般矫健有力。

4. “何如汪家碧山草堂里,酒酣脱帽看尖头”,转向赞美汪家碧山草堂的书法家,他们在醉酒之后依然能够挥洒自如,创作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5. “睡庵老人气倜傥,青管高提盈一丈”,描述了书法家气宇轩昂,挥毫时笔杆高举,气势非凡。

6. “至今森然挂东壁,故物不与人俱往”,表达了书法家留下的作品历经时光依然能够留存下来,令人敬仰。

7. 接下来的诗句中,“藤韬漆护棕丝牢”描述了书法的笔迹如何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新;“中山徒秃千兔毫”则赞美了书法家的毛笔技艺高超。

8. “想见盘旋跳荡发绝叫,惊电破砚翻云涛”,进一步描绘了书法家创作时的激情与技艺,他们的笔触如同闪电般迅速,砚台上的墨水翻涌如波涛。

9. “长枪大剑莫相笑,毛锥如此亦足豪”,表达了即使是普通的毛笔,也能创造出如同长枪大剑般的豪放气势。

10. 结尾部分提到天竺寺的墙壁上的自在菩萨五大字,这是书法家留下的手泽,后人可以摩挲欣赏,并学习其笔法。最后,“何当直上天柱峰千尺,一波一磔当空掷”,进一步赞美了书法艺术的雄伟与高超,好像能直达天柱峰千尺之高,每一笔都如同在空中飞舞。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有力的语言赞美了书法家的卓越技艺和作品的美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力量与魅力。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书法家创作时的激情与技艺,以及作品所散发出的历史韵味。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