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将军庙观岳侯石像二首① 其一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⑴。
二桃岂为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
几为(四库本作见)饮江思道济,缪因图像削王敦。
沈碑千古蛟川恨,留与无穷客断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岳飞含冤而死的悲剧,以及后人对他深深的怀念和愤慨。

前两句写岳飞在狱中遭受的屈辱——他一生威名赫赫,却最终被狱吏欺辱而死。这里用"万死"强调岳飞受尽折磨,"狱吏尊"三个字更是尖锐对比,突出英雄末路的悲凉。

中间四句用典故暗喻岳飞的遭遇: - "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暗示岳飞是因功高震主而被陷害 - "一舸"句说范蠡功成身退的故事,反衬岳飞连退隐的机会都没有 - 用南朝檀道济被冤杀的典故,表达对岳飞的痛惜 - 用王敦的画像被毁的典故,暗指当时有人刻意抹黑岳飞

最后两句写后人纪念岳飞的场景:蛟川(岳飞遇害处)的石碑永远记录着这段冤屈,让每个来凭吊的人都为之断肠。一个"恨"字点明全诗主旨,表达了对英雄蒙冤的千古遗恨。

全诗没有直接写岳飞的事迹,而是通过历史典故和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岳飞冤死的悲壮,以及后人对此事的愤懑不平。这种借古喻今、含蓄深沉的表现手法,正是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