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与友人同游焦山、夜宿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怀古幽情。
前四句写景:秋日芦苇摇曳,小舟停靠山脚("兰桡"指船),石床上松风阵阵,让人仿佛梦入仙境。"钟外月明"和"枕边雷送"两句最妙——寺庙钟声外的月光洒在京口(镇江古称),躺卧时耳边是如雷的海潮声从入海口传来。短短两句把山寺夜宿的视听感受写得既空灵又壮阔。
后四句转入怀古:山中隐居者虽留名却终被遗忘,连传说中在此埋鹤的仙人也踪迹渺茫。唯有那些承载道义的石碑("题碑")不会辜负历史,诗人与友人相对感怀,不禁一同落泪。这里"有道"既指石碑记载的真理,也暗含对友人周仲驭(应是被求写墓志铭者)道德文章的赞许。
全诗以景起兴,由实入虚,从秋山夜宿的静谧,联想到历史长河中人事的短暂,最终落脚在对永恒道义的追寻。最动人的是"泪同飘"这个结尾——把抽象的怀古之情,化作可见的泪珠随风飘散的画面,让千年后的读者仍能共情那份对时光流逝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