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晚景)

隐雾孤城,兼天远水,一抹微云秋色里。
红缨鹗随猎马返,黄芦雁触渔舟起。
满江枫,几村柳,鸟归矣。
陇上牧童行迤逦。
田畔老农歌欢喜。
共指馀霞散成绮。
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
坐胡床,吹横笛,徐烹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秋日乡村晚景图,像一部慢镜头电影般展开。

上片从大场景切入:雾气中的孤城、远处与天相接的河水、秋色里的一缕淡云,构成水墨画般的背景。接着镜头拉近到动态细节——带着红缨的猎鹰跟着马队归来,芦苇丛里的大雁被渔船惊飞。江边枫叶红透,村落柳枝轻摇,飞鸟纷纷归巢,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秋日黄昏的温暖与生机。

下片转向人间烟火:山坡上牧童慢悠悠走着,田边老农唱着欢快的歌,人们一起欣赏晚霞如锦缎般铺展。这里特别动人处在于"共指馀霞"这个细节,表现出乡间淳朴的生活情趣。随后场景转到室内:推门可见群山叠嶂,登楼远眺又思念远方之人。最后三个短句像定格的画面——坐在交椅上吹笛,慢条斯理地烹煮鲜鱼,将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定格在最美瞬间。

全词妙在动静结合,既有"雁触渔舟起"的突然动态,又有"徐烹鲤"的悠然静态;既写自然风光,又写人情温暖。通过这些画面,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眷恋,以及"看山忆人"的含蓄思念,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