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一作九日)。(一作王勃诗)

九日浔阳县,门门有菊花。
白衣今送酒,若个是陶家?

现代解析

这首《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一作九日)》虽然是一首古诗,但其实质并不难懂,我们可以用比较通俗的方式来理解它。

首先,从诗题“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来看,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九日到江州去拜访王使君的情景。九日在这里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饮酒。

接下来,我们看诗的前两句:“九日浔阳县,门门有菊花。”这两句告诉我们,在九日的这一天,浔阳县(可能是指现在的江西九江一带)的道路上,每家每户都种植着菊花。这里的“门门有菊花”形象地描绘了重阳节时,人们采摘菊花、赏菊的热闹场面。

然后,诗的后两句:“白衣今送酒,若个是陶家?”则进一步以送酒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对王使君的敬意和祝福。“白衣”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表示他是以一种平等、亲切的态度来邀请王使君共饮的。“若个是陶家?”则是在问,你们当中有谁是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呢?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因不满官场的腐败而辞官归隐,田园生活恬淡宁静。诗人通过询问王使君是否是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表达了他对王使君的高洁品质的欣赏和羡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时浔阳县的菊花盛景和诗人送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王使君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蔡孚

蔡孚,开元中为起居郎。做有著名的诗集有两首。一为《奉和圣制龙池篇》,另一为《打球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