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十八首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何时得成匹,离恨不复牵。金针刺菡萏,夜夜得见莲。
相逢逐凉候,黄花忽复香。颦眉腊月露,愁杀未成霜。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当携手行。
寄语闺中娘,颜色不常好。含笑对棘实,欢娱须是枣。
良会终有时,劝郎莫得怒。姜蘖畏春蚕,要绵须辛苦。
醉梦幸逢郎,无奈乌哑哑。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价。
信使无虚日,玉酝寄盈觥。一年一日雨,底事太多晴。
绣房拟会郎,四窗日离离。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窥。
相思百馀日,相见苦无期。褰裳摘藕花,要莲敢恨池。
金盆盥素手,焚香诵普门。来生何所愿,与郎为一身。
花池多芳水,玉杯挹赠郎。避人藏袖里,湿却素罗裳。
感郎金针赠,欲报物俱轻。一双连素缕,与郎聊定情。
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早起遣问郎,昨宵何以过。
得郎日嗣音,令人不可睹。熊胆磨作墨,书来字字苦。
轻巾手自制,颜色烂含桃。先怀侬袖里,然后约郎腰。
侬赠绿丝衣,郎遗玉钩子。即欲系侬心,侬思著郎体。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何时得成匹,离恨不复牵。金针刺菡萏,夜夜得见莲。
相逢逐凉候,黄花忽复香。颦眉腊月露,愁杀未成霜。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当携手行。
寄语闺中娘,颜色不常好。含笑对棘实,欢娱须是枣。
良会终有时,劝郎莫得怒。姜蘖畏春蚕,要绵须辛苦。
醉梦幸逢郎,无奈乌哑哑。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价。
信使无虚日,玉酝寄盈觥。一年一日雨,底事太多晴。
绣房拟会郎,四窗日离离。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窥。
相思百馀日,相见苦无期。褰裳摘藕花,要莲敢恨池。
金盆盥素手,焚香诵普门。来生何所愿,与郎为一身。
花池多芳水,玉杯挹赠郎。避人藏袖里,湿却素罗裳。
感郎金针赠,欲报物俱轻。一双连素缕,与郎聊定情。
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早起遣问郎,昨宵何以过。
得郎日嗣音,令人不可睹。熊胆磨作墨,书来字字苦。
轻巾手自制,颜色烂含桃。先怀侬袖里,然后约郎腰。
侬赠绿丝衣,郎遗玉钩子。即欲系侬心,侬思著郎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子夜歌十八首》是一组充满烟火气的古代情诗,用直白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热恋中少女的甜蜜、思念和苦恼。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魅力:
1. 恋爱中的小心机 诗中的姑娘会剪下头发和情郎的头发偷偷编成同心结(就像现代情侣戴情侣手链);把剪下的指甲寄给远方的情郎代替牵手(类似现在寄照片解相思);甚至故意在枕头上留下泪痕证明自己的思念。这些细节让古代爱情一下子鲜活起来,和现代人恋爱时发朋友圈"暗示"、保存电影票根的行为异曲同工。
2. 酸甜交织的思念 诗中既有"金针刺菡萏,夜夜得见莲"(绣荷花时把"莲"谐音成"怜爱")的甜蜜暗语,也有"熊胆磨作墨,书来字字苦"的苦涩——用苦胆汁写出的信,每个字都浸着思念的苦味。最动人的是"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这句,失眠的少女听着窗外风声,像极了现代人深夜盯着手机等消息的模样。
3. 大胆直白的表白 古人表达爱意其实很直接:"来生何所愿,与郎为一身"相当于现在的"下辈子还要和你在一起";"约郎腰"(把亲手做的腰带系在情郎腰间)就是公开宣示主权;而"要莲敢恨池"(为了摘莲花不怕弄湿衣裙)更是展现了为爱勇敢的态度。这种炽热直白,打破了我们对古代女子含蓄保守的刻板印象。
这组诗最特别的是全用"侬"(我)、"郎"(你)对话体写成,像一本穿越千年的恋爱日记。那些撒娇、猜疑、赌气、期盼的情绪,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