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沧波混碧空,杨柳路皆通。
列岫疑奔马,新桥学跨虹。
东风香迹满,西日乐声丛。
总是游观者,幽人趣不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西湖》用生动的画面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春日西湖的热闹与幽静并存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像广角镜头:湖水与蓝天交融,杨柳掩映的小路四通八达,一下子把读者带入开阔的西湖全景。接着用两个巧妙的比喻:远山像奔跑的骏马充满动感,新桥如彩虹横跨水面,让静止的风景活了起来。

中间两句聚焦细节:春风里飘着各种花香,夕阳下传来阵阵乐声。这里不用"歌舞"而用"乐声",既保留想象空间,又暗含游人如织的繁华。最后两句点出主旨:普通游客爱热闹,但真正懂西湖的人(幽人)却能领略喧嚣背后的清幽雅趣。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大景别推进到特写,最后来个意味深长的画外音。诗人用奔跑的山、彩虹般的桥这些现代人也能秒懂的比喻,让六百年前的西湖美景穿越时空,至今读来依然充满画面感和生活气息。最妙的是结尾的对比,轻轻一点就道出:同样的风景,不同的心境能看到不同的美。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