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晚年隐居江边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
开头"揉蓝染钓缗"用染鱼线的蓝色暗示主人公常年在此垂钓,准备终老江边。"九日寒泉水"既点明重阳时节,又用寒冷的泉水暗喻岁月无情,与"白发身"形成呼应,表达年华老去的无奈。
中间四句写人情往来:曾经和邻州的朋友相约聚会,但如今朋友们要么爽约不来,要么已经回到远方故乡。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老年人常有的孤独感,以及朋友渐行渐远的人生常态。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闻着菊花香就知道我的生活状态(隐居),何必再问路怎么走呢?这里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也暗示主人公安于现状、不再追求功名的心态。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寂寞、时光流逝的感慨,都融入江边垂钓、重阳赏菊这些日常场景中,读来既亲切又意味深长。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