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偶题

芙蓉斜倚胭脂脸,岩桂轻摇金粟花。
愁思不知秋浩荡,一鞭逸兴绕天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秋日偶题》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秋日里的闲愁与遐想。

前两句是两幅色彩鲜明的秋日特写:芙蓉花斜斜地倚靠着,像美人抹了胭脂的脸颊;山间的桂花轻轻摇曳,金色小花像粟米一样点缀枝头。这里用拟人手法(“胭脂脸”)和比喻(“金粟花”),把静态的秋景写得活色生香,让人仿佛能闻到花香、看到花瓣颤动的样子。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跳到抒情:诗人原本被秋色勾起淡淡愁绪,但这愁思还没来得及蔓延,突然又被一股蓬勃的兴致冲散,像挥鞭催马一样,思绪瞬间飞向远方。“愁思”与“逸兴”的对比很有趣——秋日容易让人伤感,但诗人却突然挣脱这种情绪,转而向往自由和远方。这里的“一鞭”用得特别妙,把抽象的情绪转化成了具象的动作,让“放飞思绪”显得更有力量感。

全诗短短四句,像一组快速切换的镜头:从娇艳的芙蓉到金灿的桂花,从微微的愁绪到突然的豪情。它捕捉了人在秋天那种矛盾又真实的心境——明明万物开始凋零,心里却反而涌起对生活的热情。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洒脱的态度,正是古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