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与友人(国军)同行路上的所见所感,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淡淡的哀愁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点明时间背景:快到清明节了,诗人刚卸任官职,天气却一直阴着不放晴。这里"未放晴"既是写实,也暗喻诗人心情的沉闷。
中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情绪:凋落的花瓣让春天的气息变得慵懒,飘飞的柳絮让旅人的愁绪显得轻淡。这里用"懒"和"轻"两个形容词,把无形的情绪具象化。诗人注意到远处新添的坟冢,又在深林中寻找夜宿之处,这些细节都透露出清明特有的哀思和漂泊之感。
最后两句写与友人共饮:两人相视而饮,暂且忘却烦忧。一个"暂"字很妙,说明忧愁只是暂时被酒冲淡,并非真正消失。这种含蓄的表达让情感更加真实动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诗人将清明时节的特殊氛围、卸任后的复杂心情、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都融入寻常景物之中,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带着淡淡哀愁的春日情怀。特别是最后与友人饮酒的画面,既温暖又带着些许无奈,非常打动人。
郑会
郑会,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