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
举酒劝尔农,更为我侬劝。
车笠虽不同,所谐此盂饭。
或耕在菑畲,或耕在方寸。
膏雨足一犁,田头怯呼唤。
五百维莠骄,胥徒乃蟊患。
与国充耘耔,勿使地蒿蔓。
幻体饥渴同,世味甘苦半。
盘中一粒餐,锄下几滴汗。
光阴驶历块,彼此不可玩。
岂为许行言,劝课在兹旦。
老父倾耳听,童稚绕屏看。
相顾持我语,取信如执券。
安得慵耕人,从今不言倦。
车笠虽不同,所谐此盂饭。
或耕在菑畲,或耕在方寸。
膏雨足一犁,田头怯呼唤。
五百维莠骄,胥徒乃蟊患。
与国充耘耔,勿使地蒿蔓。
幻体饥渴同,世味甘苦半。
盘中一粒餐,锄下几滴汗。
光阴驶历块,彼此不可玩。
岂为许行言,劝课在兹旦。
老父倾耳听,童稚绕屏看。
相顾持我语,取信如执券。
安得慵耕人,从今不言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劝农为主题,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头到"勿使地蒿蔓":诗人以劝酒的方式劝农,强调虽然身份不同(车笠不同),但都靠粮食生存。描写农民在不同土地上耕作,春雨充足时田间忙碌的景象,也指出杂草和害虫的危害,提醒要及时除草耕作。
2. "幻体饥渴同"到"彼此不可玩":用对比手法写人生体验。指出所有人都会饥渴,世间甘苦参半,强调粮食来之不易(盘中一粒米要付出锄下几滴汗)。用"光阴如快马"的比喻,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3. 最后部分:描写劝农场景的生动画面 - 老人侧耳倾听,孩童围着屏风观看。诗人希望自己的话能被牢记,更希望懒于耕作的人从此不再喊累。
诗歌亮点: - 用"车笠不同"体现人人平等观念 - "盘中一粒餐,锄下几滴汗"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 通过老人听、孩童看的细节,让劝农场景跃然纸上 - 全诗充满对农民的体贴和理解,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
核心思想:粮食来之不易,农耕是立国之本,所有人都应当重视农业生产,农民更应勤勉耕作。诗人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