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间亭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写眼前实景。诗人站在观翠亭前,看到新添的翠绿景色("积翠景新添"),远眺青山能让人心境平和("养静恬")。推开门就看见层层叠叠的青山("排闼青山"),树林间的薄雾像轻纱般挂在疏落的帘前("翳林瑞霭"),这些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第二段用两个著名景点作对比。提到浙江雁荡山的美景只能在画中梦见("入图雁荡徒飞梦"),广东罗浮山的青翠也无法同时拥有("绚碧罗浮那得兼"),其实是在说眼前这个普通亭子的景色已经足够美好,不必羡慕远方名山。
最后点明主旨:大自然的美其实无处不在("天趣也知随处有"),只要静下心来欣赏眼前风景("閒来相赏"),就能获得满足。这种"珍惜当下"的生活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美不在远方,而在善于发现的眼睛里。这种对平凡景致的珍视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