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晓发大雨次韵寄雨泉使君时二月十五也

节序三春半,风尘一客来。
雨藏巴国树,云暗岳城台。
雪浪翻犹没,林花湿更开。
商霖如可作,还拟遍穷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一场大雨景象,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背景:春天已过去一半(三春半),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暗指诗人自己)来到岳阳。接着四句生动描写暴雨场景:雨水笼罩着巴蜀的树木,乌云让岳阳楼台变得昏暗。江中白浪翻滚几乎要淹没一切,而林间花朵被雨水打湿后反而开得更艳。这里"雪浪"形容浪花洁白如雪,"林花湿更开"用反衬手法突出春雨的滋养作用。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诗人希望这场及时雨(商霖)能化作甘霖,滋润天下所有贫瘠的土地(穷垓)。这里用"商霖"典故(传说商汤时期连续七年大旱),表达了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的深切期盼。

全诗通过暴雨景象的层层渲染,最终落脚于忧国忧民的情怀,写景与抒情自然融合。特别是"林花湿更开"的细节观察,既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也暗含"苦难中孕育生机"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