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胥解元的才子,鼓励他保持初心、追求长远成就的赠诗。
前四句用比喻手法回顾胥解元的成长历程:年轻时穿着书生青衫("曳青衿"),学习过王褒那样的经典文章(汉代王褒以文采著称)。把他比作正在成长的千里马("骥騄作驹")和展翅高飞的凤凰("鸾凰振翼"),说明他潜力巨大。
中间四句称赞他的现状:在科举考场("场屋")名声显赫难逢对手,地方上的权贵("侯邦")都欣赏他的才华。这里用"赏音"(知音)形容大家对他才华的认可。
最后两句是全诗核心劝诫:引用古语"美成须在久"(美好成就需要时间沉淀),叮嘱他即使取得成就也要像松柏那样保持"岁寒心"——在逆境中依然坚守节操的品格。这种劝勉既肯定对方现有成就,又引导对方着眼长远,体现了长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全诗通过"驹马-凤凰"的成长比喻、"考场-权贵"的现实成就、"古语-松柏"的人生劝诫三层递进,完成了一个从赞美到勉励的完整表达,既有文采又不失真诚。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