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灾并序
千岁老樟冻不死,上巢鹤鹘下蝼蚁。
兀兀孤高天地中,落落盘踞空山里。
空山日月不知年,青冥古黛上参天。
风雷夜挟蛟龙战,雨露秋酣鬼母眠。
自知材大难为用,不甘枯老随凡众。
一朝野火忽燎原,拚把崔嵬轻葬送。
万叶千枝化火城,煌煌一炬火无情。
霜皮飘作轻灰洒,古干訇为霹雳声。
青年怒兕烦呵惜,烟散灰飞救不得。
行人驻足失阴凉,回首枝柯空叹息。
南山浓绿发垂杨,东山桃李亦芬芳。
老樟玉碎寻常事,不肯埋奇瓦砾场!
明日秋风吹一概,排云俊鹘来天外。
树崩巢覆不可寻,山鬼啾啾作惨欬。
兀兀孤高天地中,落落盘踞空山里。
空山日月不知年,青冥古黛上参天。
风雷夜挟蛟龙战,雨露秋酣鬼母眠。
自知材大难为用,不甘枯老随凡众。
一朝野火忽燎原,拚把崔嵬轻葬送。
万叶千枝化火城,煌煌一炬火无情。
霜皮飘作轻灰洒,古干訇为霹雳声。
青年怒兕烦呵惜,烟散灰飞救不得。
行人驻足失阴凉,回首枝柯空叹息。
南山浓绿发垂杨,东山桃李亦芬芳。
老樟玉碎寻常事,不肯埋奇瓦砾场!
明日秋风吹一概,排云俊鹘来天外。
树崩巢覆不可寻,山鬼啾啾作惨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千年老樟树从生到死的壮烈历程,通过自然意象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
全诗分为四个部分: 1. 老樟的生机(前8句):千年老樟树巍然屹立,树干上住着猛禽,根部栖息蚂蚁。它孤独而骄傲地生长在空山中,历经风雨雷电依然挺拔参天。这里的老樟象征着那些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
2. 毁灭时刻(中间8句):老樟知道自己"材大难为用",不愿平凡老去。一场野火将它化作烈焰之城,树皮烧成灰烬,树干爆裂如雷。围观者束手无策,只能叹息。这就像现实中怀才不遇者最终以激烈方式结束生命的悲剧。
3. 对比讽刺(接着4句):诗人用南山垂杨、东山桃李的欣欣向荣,反衬老樟宁可玉碎也不愿被埋没的刚烈性格。那些寻常花草活得很好,但老樟选择壮烈牺牲也不妥协。
4. 终局余韵(最后4句):秋风过后,老樟树上的鹰巢消失,只剩山鬼的哀鸣。暗示这种悲剧会不断重演,但老樟的精神像冲天而起的鹰隼般超越凡俗。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一棵树的命运隐喻人才被埋没的社会现象 - "宁为玉碎"的决绝态度震撼人心 - 自然描写气势磅礴,火烧老樟的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 - 结尾的秋风吹过、山鬼哀鸣留下悠长余韵
这既是对怀才不遇者的悲歌,也是对"宁可壮烈死去也不苟活"这种精神的礼赞。老樟树就像现实中有才华却不愿妥协的人,最终选择用最激烈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