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裴判官的官员奉命入蜀(今四川一带)收税的场景,展现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前四句讲公务:皇帝下诏征收地方贡品,裴判官穿着御赐官服启程。他负责管理边境贸易("榷商"指官方垄断的贸易),使得往来商人变得富有;又征收芋头田的赋税,说明当地农业兴旺。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朝廷对蜀地经济的重视,二是当地物产丰饶。
后四句写蜀地风景:白云飘荡,山间已听不到风雷之声(暗示雨季结束);林木清幽,溶洞景观也逐渐稀少。最后两句最妙,诗人对裴判官说:你别问这里气候冷暖如何了(蜀地气候多变),光是看到这样的美景,就会让人乐不思归。
全诗通过"赐衣""商富""田肥"等细节,不动声色地展现了裴判官的权势和蜀地的富庶。而"云白""林清"的清新画面,又与"忘归"的感叹形成呼应,让人感受到蜀地不仅经济繁荣,风景更是令人沉醉。这种将公务与山水结合的手法,既写出了官员的使命,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