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写真答荃君三首 其二

乱世何人识典谟,遗民终老作奚奴。
荒坟不用冬青志,此是红羊劫岁图。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题写真答荃君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人生哀思的诗。从诗的内容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处的时代混乱,以及他对于乱世中人们命运的思考。

首先,“乱世何人识典谟”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和困惑。在乱世之中,经典的知识和典籍往往被忽视,人们无暇去学习和理解,这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挑战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精力。

接着,“遗民终老作奚奴”进一步描绘了乱世中人们的悲惨命运。这里的“遗民”指的是那些无法适应战乱环境的人,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成为别人的奴仆,甚至无法安享晚年。这句诗充满了对乱世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然后,“荒坟不用冬青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里的“荒坟”指的是荒芜的坟墓,而“冬青志”可能指的是人们生前的抱负和理想。诗人表达的是,在乱世之中,人们的理想和抱负往往无法实现,甚至死后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

最后,“此是红羊劫岁图”则是对上述所有情感的总结和概括。“红羊劫岁”可能指的是一种灾难性的年份或者时期,诗人用“劫岁图”来形容这个时代的混乱和残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时代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描绘了乱世中人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代混乱的无奈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