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怨·凉夕怀人之作,用冯伟寿韵

村醪薄劣。
尽夜深杯浅,吟簪敲折。
小醉遣怀无计,恨撚玉箫吹不得。
采叠纹衾,光销罗带,雨入青灯照秋色。
波阔沈鱼,楼高闻雁,柝冷巷声绝。
梅花素靥描横额。
共逋仙影瘦,檀心寒结。
香印重添乍平贴。
看取窗痕,惯见新愁,旧时明月。
百感琼浆,半生尘梦,检剩凤梧褪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夜独处时,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全词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上片(前八句)描绘秋夜独饮的场景:酒很劣质,但诗人仍一杯接一杯喝到深夜,甚至把发簪都敲断了。想借酒消愁却无济于事,连吹箫排遣愁绪都做不到。房间里华丽的被褥和腰带都失去了光彩,只有秋雨伴着青灯,显得格外冷清。远处水面宽阔看不见鱼,高楼传来雁鸣,打更声也渐渐消失——这些细节都在强化孤独感。

下片(后八句)转入对思念之人的想象:诗人用梅花比喻对方白皙的容颜,说她和"逋仙"(指隐士林逋)一样清瘦,内心也和自己一样寒冷。熏香燃尽又添新香,就像愁绪不断。望着窗上的月光,这轮见证过无数离愁的明月,又勾起了新愁。最后感慨人生如梦幻,像凤凰栖息的梧桐叶终将凋落,暗示这段感情已成过往。

全词最动人的是"看取窗痕,惯见新愁,旧时明月"三句,用月亮见证古今离愁的永恒意象,把个人思念升华成人类共通的感情。艺术手法上善用对比(华美被褥与凄凉心境)、通感("檀心寒结"把心理感受具象化),通过"雨""雁""柝声"等意象层层渲染孤寂感,最后用梧桐落叶的意象收束全篇,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