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

矗矗凌云百尺台,燕昭好士亦雄才。
却疑珠履谈天客,半为黄金两字来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士的典故为背景,用通俗的语言讽刺了功利主义的人际关系。

前两句"高耸入云的百尺高台,展现了燕昭王爱才的胸襟",表面是赞美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气魄。但后两句笔锋一转,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我怀疑那些穿着华服、能言善辩的谋士们,多半是冲着'黄金'这两个字来的"。诗人用"珠履"(缀满珠宝的鞋子)这个细节,生动刻画了门客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与"黄金"形成呼应,暗示这些人追求的是物质利益而非真正的理想。

全诗最妙的是"半为"这个说法,既没有全盘否定(承认可能有人真心投效),又犀利地指出多数人趋炎附势的本质。这种含蓄的讽刺手法,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人情冷暖。就像现代人常说的"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古今人性其实是相通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