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胡叔心辞
繄圣道之高妙兮,一贯万以无遗。
自参赐之既远兮,何唯诺之声希。
纷世儒之左见兮,犹夜行之未曙。
伟程朱之正学兮,揭太阳于寰宇。
闻夫君之蚤岁兮,尝执经于康斋。
溯遗绪之渺渺兮,日窥伺乎圣涯。
谓力行之有功兮,恶虚谈之无益。
饬内外以交修兮,庶守尺而得尺。
肆辩博以誇诞兮,匪予拙之不能。
无实地以为据兮,竟何恃而有成。
顾天理之粹精兮,寓人事之粗浅。
惟粗浅之既得兮,乃粹精之可见。
究君学之所至兮,虽浅深予有未知。
考君学之所向兮,得正路亦又何疑。
计积累之不已兮,当日跻乎远大。
恨岁月之不延兮,欲深造而未艾。
绿树兮沉沉,寒江兮水深。
美人兮不来,泣下兮沾襟。
远赙兮君屋,生刍兮一束。
冥漠兮有知,鉴我兮衷曲。
自参赐之既远兮,何唯诺之声希。
纷世儒之左见兮,犹夜行之未曙。
伟程朱之正学兮,揭太阳于寰宇。
闻夫君之蚤岁兮,尝执经于康斋。
溯遗绪之渺渺兮,日窥伺乎圣涯。
谓力行之有功兮,恶虚谈之无益。
饬内外以交修兮,庶守尺而得尺。
肆辩博以誇诞兮,匪予拙之不能。
无实地以为据兮,竟何恃而有成。
顾天理之粹精兮,寓人事之粗浅。
惟粗浅之既得兮,乃粹精之可见。
究君学之所至兮,虽浅深予有未知。
考君学之所向兮,得正路亦又何疑。
计积累之不已兮,当日跻乎远大。
恨岁月之不延兮,欲深造而未艾。
绿树兮沉沉,寒江兮水深。
美人兮不来,泣下兮沾襟。
远赙兮君屋,生刍兮一束。
冥漠兮有知,鉴我兮衷曲。
现代解析
这首《吊胡叔心辞》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歌,通过赞美圣贤之道和批判世俗儒生的浅薄,表达了对逝者胡叔心学问和人品的敬仰,以及对他早逝的惋惜。
诗歌开篇先赞美圣贤之道的博大精深,感叹当今真正理解圣贤之道的人太少。作者批评那些世俗儒生就像夜行人看不清前路,而程朱理学才是照亮世界的太阳。这里用"夜行未曙"和"太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正学的重要性。
接着回忆胡叔心年轻时跟随名师康斋学习,努力探寻圣贤之道的真谛。他注重实践,反对空谈,内外兼修,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学问。作者批评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认为没有实际根基的学问终将一事无成。
诗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天理的精髓其实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粗浅道理中。只有先理解这些粗浅的道理,才能领悟更高深的精髓。这个观点很有哲理,说明深刻的道理往往就藏在平凡之中。
最后转为深情的悼念。用"绿树沉沉"、"寒江水深"营造出哀伤的氛围,"美人"指代逝去的胡叔心,表达再也见不到他的悲痛。结尾处作者向逝者献上祭品,希望他在天之灵能明白自己的哀思。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将深刻的哲理与真挚的情感完美结合 2. 用对比手法突出正学的价值 3. 提出"从粗浅见精髓"的独到见解 4. 结尾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自然融合 5. 表达了对友人学问和人品的双重敬仰
全诗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抒发,展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