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罢市
淩晨唇舌焦,买茶呼童起。
空携铜瓶归,言告茶罢市。
忍此须臾渴,摇摇心不止。
生有嗜茶癖,不减玉川子。
日对一瓯雪,清香漱牙齿。
为之消烦愁,为之涤尘滓。
有时清诗肠,冰雪浮寸纸。
聊以沁吾脾,不妨厄于水。
念彼城中人,解渴尤赖此。
官府命令来,茶捐加累累。
上命不敢非,亦复不敢是。
遂令卖茶人,闭户竟率尔。
当兹酷暑时,破睡宜乌嘴。
处处歇茶烟,相如渴几死。
我本爱酪奴,夺去谁之使。
烦愁苦莫消,尘滓高于垒。
心迹不双清,诗安获妙理。
日惟扃禅扉,检点茶经史。
云脚香融融,活火煎竹里。
空携铜瓶归,言告茶罢市。
忍此须臾渴,摇摇心不止。
生有嗜茶癖,不减玉川子。
日对一瓯雪,清香漱牙齿。
为之消烦愁,为之涤尘滓。
有时清诗肠,冰雪浮寸纸。
聊以沁吾脾,不妨厄于水。
念彼城中人,解渴尤赖此。
官府命令来,茶捐加累累。
上命不敢非,亦复不敢是。
遂令卖茶人,闭户竟率尔。
当兹酷暑时,破睡宜乌嘴。
处处歇茶烟,相如渴几死。
我本爱酪奴,夺去谁之使。
烦愁苦莫消,尘滓高于垒。
心迹不双清,诗安获妙理。
日惟扃禅扉,检点茶经史。
云脚香融融,活火煎竹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喝茶这件日常小事,折射出官府苛捐杂税对百姓生活的压迫,写得既生动又深刻。
开篇像拍电影一样:大热天清早口干舌燥,诗人急忙叫小童去买茶,结果拎着空茶壶回来——茶市被官府逼得关门了。这里用"唇舌焦""摇摇心不止"这些身体反应,把茶瘾发作的难受劲儿写得活灵活现,就像现代人早晨买不到咖啡时的抓狂。
中间部分像在给茶写情书:诗人说自己爱茶如命,把茶比作"一瓯雪"(一碗白雪),说茶能"漱牙齿""消烦愁",甚至能激发写诗的灵感。这里用"冰雪浮寸纸"的绝妙比喻,形容茶水浸润纸张就像冰雪消融,暗示好茶能催生好诗。
转折处笔锋突然变重:原来官府层层加收茶税,逼得茶商集体关门。诗人用"相如渴几死"的典故(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症,这里比喻极度干渴),讽刺官府连百姓喝水都要管。最妙的是"我本爱酪奴"这句——"酪奴"是古代对茶的戏称,诗人说连心爱的"茶奴才"都被夺走,这种幽默里带着心酸。
结尾处诗人像被抽走灵魂:没了茶,烦闷堆积如山,写诗没灵感,只能关起门来翻茶经解馋。"云脚香融融"(形容煮茶时蒸汽如云)和"活火煎竹里"(用竹器煮茶)这些细节,把对茶的思念写得香气扑鼻。
全诗最厉害的是把"喝茶"写成了一场微型社会悲剧——从个人嗜好被剥夺,到官府欺压百姓,再到文化雅趣遭破坏,三层痛苦像茶叶般在字里行间缓缓舒展。直到今天,这种"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的现象,依然能让读者会心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