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挽诗五首 其二

淋漓十幅草兼真,玉立如山老健身。
梦里赤猿真月纪,兴前白凤似年辰。
将寻贺监船虚返(自注:余约上计回过公。),欲近要离烈可亲。
忍死来还天有意,免称圣代杀文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悼念苏东坡的,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展现了苏东坡的才华、气节和命运。

前两句用书法比喻苏东坡的人生:他写字时笔墨酣畅("淋漓十幅"),既有草书的潇洒又有楷书的端正,就像他做人一样真实坦率。"玉立如山"形容他像玉石一样高洁,像山一样稳重,即使年老仍保持精神矍铄。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神话典故:梦中见到赤猿(象征长寿祥瑞)和白凤(象征贤人才子),暗指苏东坡本应是受到上天眷顾的英才。接着用"贺监"(唐代诗人贺知章)乘船归乡的典故,表达诗人自己本想与苏东坡相约却未能如愿的遗憾;又用"要离"(春秋时期义士)的典故,赞美苏东坡刚烈正直却依然可亲的人格魅力。

最后两句点出残酷现实:虽然苏东坡顽强地活了下来("忍死来还"),看似天意让他逃过迫害,但本质上还是免不了"圣代杀文人"的悲剧——即便在盛世,才华横溢的文人仍难逃厄运。这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命运的深刻叹息。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