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和慷烈赋梅花用清真韵
峭崖直。
疏影横投远碧。
冰肌瘦、香袭缟衣,似与神人共颜色。
风姿倾海国。
能识。
兰台赋客。
遨游处、明日岁华,折得琼枝二三尺。
春痕了无迹。
剩水冻银瓶,花堕茵席。
筵前红袖催朝食。
记竹屋深锁,玉龙哀怨,乡心凭写大庾驿。
但愁望山北。
悽恻。
旅怀积。
正岛屿萦回,津馆岑寂。
凝思往事思无极。
想月下环佩,伴谁闻笛。
窗前桦烛,暗溅泪,点点滴。
疏影横投远碧。
冰肌瘦、香袭缟衣,似与神人共颜色。
风姿倾海国。
能识。
兰台赋客。
遨游处、明日岁华,折得琼枝二三尺。
春痕了无迹。
剩水冻银瓶,花堕茵席。
筵前红袖催朝食。
记竹屋深锁,玉龙哀怨,乡心凭写大庾驿。
但愁望山北。
悽恻。
旅怀积。
正岛屿萦回,津馆岑寂。
凝思往事思无极。
想月下环佩,伴谁闻笛。
窗前桦烛,暗溅泪,点点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孤傲,同时融入了作者的羁旅愁思。
上片:梅花的形与神 开头用"峭崖直"勾勒出梅花生长的险峻环境,暗示其坚韧品格。"疏影横投远碧"描绘梅枝横斜的姿态,在远处碧空的映衬下更显清雅。"冰肌瘦"以拟人手法写梅花洁白如冰的质感,"香袭缟衣"则突出其幽香袭人的特点。后几句将梅花比作"神人",说它风姿倾倒海国,只有真正的文人雅士("兰台赋客")才能欣赏它的美。最后"折得琼枝"暗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中片:由花及人的愁绪 "春痕了无迹"转折,写梅花凋零后的景象:瓶中结冰的水、飘落的花瓣,带出时光流逝的伤感。"竹屋深锁"、"玉龙哀怨"用典故暗喻自己被现实束缚的苦闷。"乡心凭写大庾驿"直抒思乡之情,只能愁望北方故乡。
下片:羁旅中的沉思 "悽恻"直接点明心境,描写身处陌生环境("岛屿萦回")的孤寂。"凝思往事"引出回忆,想象月下梅花("环佩"代指)的幽姿,却无人共赏。结尾"桦烛溅泪"将烛泪与自己的泪水融为一体,把情绪推向高潮。
全词明写梅花,暗抒己怀。表面是赞美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实则寄托着自己身处逆境的坚守,以及漂泊在外的孤独与乡愁。作者善用环境烘托(悬崖、月光)、感官描写(视觉的疏影、嗅觉的幽香)和典故化用,使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特别是最后烛泪与泪水的意象叠加,让情感表达既含蓄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