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津城楼书寄谭吾肩晏湘门两孝廉

笙歌声里驻行舟,丁字沽前暮霭收。两岸人家多在水,一天烟月正登楼。

远帆历历津门树,平渚昏昏海国秋。为报周南留滞客,无心我已学间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津城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开头两句写作者停船靠岸时的场景:在歌舞声中停下船,丁字沽前的暮色渐渐消散。这里用"笙歌"暗示城市的繁华热闹,而"暮霭收"则带出黄昏时分的宁静感。

中间四句是登楼后看到的景色:两岸人家大多临水而居,满天烟云月色中我正登楼远眺。远处的帆船清晰可见,津门树木历历在目,平坦的沙洲在秋日暮色中显得朦胧。这些画面由近及远,从清晰到朦胧,构成一幅层次分明的秋日黄昏图。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告诉那些还在京城奔忙的朋友,我已经像悠闲的海鸥一样,不再为功名利禄所困。这里用"周南留滞客"暗指为功名所累的人,而"学间鸥"则表明自己已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从声音到色彩,从近景到远景,宛如一幅水墨画
2. 通过对比(热闹的笙歌与宁静的暮色,忙碌的友人与悠闲的自己)表达人生感悟
3. 最后以海鸥自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自然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淡泊名利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