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古老的山林景象,充满自然与时光交织的韵味。
前两句"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写的是厚厚的青苔已经长到一寸多深,像山的精灵默默守护了数千年。这里用青苔的厚度和"几千春"的夸张说法,突出这个地方年代久远、人迹罕至的特点。
后两句"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更有意思:粗壮的藤蔓横挂在岩石边的树上,诗人看着这藤蔓,突然想到不知什么时候能再来这里,把自己的葛布头巾挂上去。这里用"挂葛巾"这个动作,既表现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又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牵挂,形成一种矛盾心理。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青苔、古藤这些具体景物,生动展现了山林的古老幽静
2. "山灵守护"的拟人手法让自然有了灵性
3. 最后一句突然转向抒情,从写景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慨
4. "挂葛巾"这个细节特别生活化,让高雅的隐逸情怀变得亲切可感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隐居",而是通过描写一个让人向往的山林场景,以及"想挂头巾"这样的小愿望,含蓄地表达了对远离尘嚣的向往,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心。
巩丰
(1148—1217)宋婺州武义人,字仲至,号栗斋。少受学于吕祖谦。孝宗淳熙十一年以太学上舍对策及第。历知临安县,政尚宽简。迁提辖左藏库卒。擅文辞,片词半牍,皆清朗得言外趣。尤工为诗。有《东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