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舟中重九

前岁重阳,潇湘望断长安月。去年愁里又重阳,泪洒么弦绝。

今更重阳时节,莽天涯,从新赋别。日高天远,万里孤鸿,扁舟一叶。

笑倒渊明,醉来那管言辞拙。菊花堆出万黄金,不许腰轻折。

多谢登高远蹑,怎如看、怒涛飞雪。风风雨雨。不尽长江,大声呜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时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感慨,情感层层递进,语言却洒脱豪放,读来既有沉重又有豁达。

第一层:时间线里的漂泊感 开头用三个重阳节串联人生轨迹: - "前岁重阳":在潇湘(湖南)遥望长安(故乡),是单纯的思念; - "去年重阳":已在愁苦中,琴弦断、泪水落,情绪更浓烈; - "今年重阳":直接点明自己像孤鸿、一叶扁舟,漂泊在苍茫天地间。 三句递进,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中越来越深的孤独。

第二层:用狂放对抗愁苦 下阕突然转折,提到陶渊明(爱喝酒的隐士)和菊花: - "笑倒渊明":看似醉醺醺不管形象,实则是用豪饮来消解愁绪; - "菊花堆黄金":重阳赏菊本是雅事,偏说"不许腰轻折",暗喻不肯向现实低头。 这种带点叛逆的洒脱,让沉重情绪有了张力。

第三层:自然的力量 最后把视线转向壮阔江景: - 登高远眺不如看"怒涛飞雪"——人世愁苦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 - "长江呜咽":把风雨浪涛声比作哭泣,仿佛天地也在回应人的哀伤。 这种写法让个人情绪与自然融合,愁绪变得宏大而震撼。

精髓所在 全词妙在"矛盾感": - 明明写孤独,却用"笑倒""醉来"等豪放字眼; - 表面洒脱,结尾又归于"呜咽"。 这种反差恰恰表现了人在困境中强撑豁达、最终被自然触动真情的真实心理,容易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