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放歌寄某友
海天寒馆霜作威,指冠短发不受吹。
老生未肯自称老,知我已非少年时。
君少于予才二岁,四十封拜亦已迟。
况俱失路乡里中,子犹豪健吾已衰。
丈夫不能与世选,喙长三尺何处开。
蹙缩眼眶髡须眉,我学蝇声控舌语,世人听之曰太奇。
我欲作贼,贼不可为。
我欲登仙,肉重难飞。
我将为今世之文士,今世之文,观者举肥,作者救饥,琐尾而不可垂。
茫茫千八百年间,龙门大笔继者谁。
英雄腌杀醋瓮底,神龙失水乃令醯鸡欺。
白登铁城困龙隼,不藉巾帼难解围。
我今骑王半山之拄杖,借朱夫子之门搥,望门敲砖拙言辞。
吁嗟乎,目长的短,矢柱正移。
乞巧柳子,送穷退之。
送之不去乞不来,七尺一半土中埋。
谈深不觉歌莫哀,尊中酒空泪满杯。
明朝观海共登台,百尺天门眼好开。
酒坐莫有少年客,白头先生狂不得(以上清张煜南《续梅水诗传》卷一)。
老生未肯自称老,知我已非少年时。
君少于予才二岁,四十封拜亦已迟。
况俱失路乡里中,子犹豪健吾已衰。
丈夫不能与世选,喙长三尺何处开。
蹙缩眼眶髡须眉,我学蝇声控舌语,世人听之曰太奇。
我欲作贼,贼不可为。
我欲登仙,肉重难飞。
我将为今世之文士,今世之文,观者举肥,作者救饥,琐尾而不可垂。
茫茫千八百年间,龙门大笔继者谁。
英雄腌杀醋瓮底,神龙失水乃令醯鸡欺。
白登铁城困龙隼,不藉巾帼难解围。
我今骑王半山之拄杖,借朱夫子之门搥,望门敲砖拙言辞。
吁嗟乎,目长的短,矢柱正移。
乞巧柳子,送穷退之。
送之不去乞不来,七尺一半土中埋。
谈深不觉歌莫哀,尊中酒空泪满杯。
明朝观海共登台,百尺天门眼好开。
酒坐莫有少年客,白头先生狂不得(以上清张煜南《续梅水诗传》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中年文人的酒后独白,充满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不服老的倔强。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中年困境的生动写照
开头用"海天寒馆霜作威"营造出寒冷压抑的氛围,就像人到中年的处境。诗人说自己头发短得连风都吹不动(幽默地自嘲衰老),却倔强地不肯服老。他提到朋友比自己小两岁,但两人都困在家乡不得志,对比朋友依然健壮,自己却已显衰老,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
2. 怀才不遇的愤怒呐喊
中间部分像连珠炮般发泄不满:说世人只喜欢花哨文章("观者举肥"),真正的好文章却无人赏识("作者救饥")。用"神龙被困在醋缸里"的夸张比喻,形容英雄被埋没的憋屈。甚至赌气说要当强盗或修仙,又说这些都不现实,活画出进退两难的窘迫。
3. 借酒消愁的复杂心绪
最后回到喝酒场景:酒喝光了眼泪掉进空杯,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说明前面豪言壮语都是醉话,清醒后仍是无奈。结尾说"明天一起去看海",看似豁达,但特意强调"酒桌上别请年轻人",透露着怕被年轻人比下去的自尊心。
全诗魅力在于真实展现了中年危机:一边嘴硬不服老,一边暗自比较同龄人;一边抱怨世道不公,一边又放不下文人清高。那些夸张的比喻(如三尺长的嘴、龙困醋缸)和自相矛盾的气话(想当强盗又想成仙),让这种郁闷情绪变得鲜活有趣,让人读着既心酸又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