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夔画闽山晓行障子
男儿少年游泰华,蹩躄游闽殊未暇。
千峰斗丑七州偏,荷尔移将挂吴下。
恶风埋岚蟒蛟舞,热水出云龙即化。
就中虚落颇姿妍,榕叶深春荔枝夏。
莆田张夔老画手,矍铄燕都驴独跨。
白首南归作冷官,烂醉何曾官长骂。
酒醒拈笔扫东绢,障里林峦风起麝。
行人渡口杂疏星,车马营营乌哑哑。
忆昨峦村太平日,外户俱开天自夜。
俯仰兵尘十载前,聊假丹青绘官舍。
陈郎慷慨夔所知,持此还倾橐金谢。
遂令千载想同时,彝也题诗夔也画。
千峰斗丑七州偏,荷尔移将挂吴下。
恶风埋岚蟒蛟舞,热水出云龙即化。
就中虚落颇姿妍,榕叶深春荔枝夏。
莆田张夔老画手,矍铄燕都驴独跨。
白首南归作冷官,烂醉何曾官长骂。
酒醒拈笔扫东绢,障里林峦风起麝。
行人渡口杂疏星,车马营营乌哑哑。
忆昨峦村太平日,外户俱开天自夜。
俯仰兵尘十载前,聊假丹青绘官舍。
陈郎慷慨夔所知,持此还倾橐金谢。
遂令千载想同时,彝也题诗夔也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画家张夔的晚年生活和创作,通过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对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动荡的感慨。
前八句用对比手法展现人生际遇:年轻时游历名山(泰华指泰山华山),老了却困在偏远闽地(七州指福建)。这里用"千峰斗丑"形容闽地山势险恶,用"榕叶荔枝"点出南方特色风物,暗示画家被迫在不如意的地方生活。
中间八句聚焦老画家形象:他虽年老(矍铄指精神好)却仍骑着毛驴作画,做个清闲小官(冷官),常常醉酒却无人责骂。酒醒后挥毫作画,画中晨雾缭绕的渡口、赶路的行人车马都栩栩如生("风起麝"形容画作逼真得仿佛能闻到香气)。
最后八句道出创作背景:回忆十年前的太平岁月("外户俱开"形容夜不闭户的安全感),如今战乱频发("俯仰兵尘"),只能通过绘画重现昔日景象。结尾说陈郎(可能是诗人自己)被画作感动,愿意花钱收藏,让画家与诗人的作品能千古流传。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用"蟒蛟舞""龙即化"等奇幻比喻,把闽地山水画出神话色彩
2. 刻画老画家"烂醉作画"的潇洒形象,展现艺术家的真性情
3. 通过画作内容,巧妙对比太平盛世与战乱现实,寄托深沉感慨
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位白发画家在动荡年代,依然用画笔守护着记忆中的美好世界。这种用艺术对抗现实的精神,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作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