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岳彦皋)前往湖北探望亲人的场景,展现了官民互动的温馨画面和官员体察民情的形象。
前两句用"绣衣""綵服"等华美服饰,比喻官员身份尊贵,但此行目的却是回家探亲("趋庭"指回家见父母),绿津(水路)暗示旅途的宁静美好。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百姓对官员的热情:衙门小吏们像迎接鹦鹉(象征吉祥)一样欢迎他,当地百姓争相围观这位年轻有为的官员("凤雏"指有前途的年轻人)。官员也不摆架子,时而驻足沉思("瞻乌渚屋"指观察民居),时而下马主动询问百姓生活。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这位官员来去低调("出入都不识"),却总把百姓的疾苦("民瘼")详细记录下来向上汇报。全诗通过探亲路上的小片段,塑造了一个亲民务实的好官形象,就像现代领导下基层调研一样,既有威严又接地气。诗中"鹦鹉""凤雏"等比喻既活泼又庄重,展现了古典诗词善用意象传情达意的特点。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