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寻幽的生动画面,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陡峭的悬崖上挂着千年老松("千尺崖间挂古松"),山泉叮咚声与寺庙钟声在山谷里互相应和("泉声无恙答山钟")。这里用"挂"字让古松显得惊险,用"答"字把泉水拟人化,整个山林顿时活了起来。
后两句转为第一人称的探险镜头:当地樵夫或僧人为"我"指路("游人指引松间路"),穿过松林小径时,脚步踏碎了地上厚厚的云影("踏破苍云数十重")。"踏破"用得特别妙,既说山路崎岖需要用力行走,又暗示云雾浓得仿佛能踩出脚印。"数十重"则夸张地表现出山雾的浓密和山路的曲折。
全诗妙在把登山过程写成了一场穿越云海的奇幻之旅。古松、山泉、钟声营造出深山古寺的幽静氛围,而"踏破苍云"的动感描写又让静谧的山景充满探险趣味。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无恙""踏破"这些词,能感受到他重游故地的欣喜和征服山路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