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阚乡驿用故翰林宋显夫韵》。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作者在阚乡驿时写的,还用了前翰林宋显夫的韵脚。下面我会逐句分析这首诗:
“为问西来使,长安去几何?”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作者询问来自西方的使者,长安距离这里有多远。在古代,长安是都城,这里应该是询问都城离这里多远,表达了作者思乡或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檄书飞僰道,征戍动交河。”这里,“檄书”指的是紧急文书,“僰道”可能是一个地名。“征戍”是征战的意思,“交河”也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紧张的气氛,紧急文书飞速传递,征战的消息不断传来。
“鹦鹉承恩旧,葡萄入贡多。”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鹦鹉”在古代常用来象征学舌或受宠,“承恩”表示接受皇帝的恩泽。“葡萄”则常作为贡品献上。“鹦鹉承恩旧”可能暗示着过去曾有受宠的经历,“葡萄入贡多”则描绘了边疆与中央的往来交流。
“平生二鸟赋,感慨未能磨。”这里的“二鸟赋”可能指的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感慨未能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未了的情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过去经历的事情仍心存感慨,这些情感还没有消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慨。通过询问长安的距离和对边疆紧张气氛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边疆的关注。同时,通过受宠的经历、贡品的描述以及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回忆。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