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经

迟日满高台,书囊云锦开。
梅蒸阳气透,林隐景光回。
尚究千神恍,高吟万恶摧。
殷勤能启秘,须仗出群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曬经》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充满生机的场景,同时暗含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

前两句写阳光洒满高台,书卷像云锦一样展开,画面开阔而华丽。"迟日"指春日悠长的阳光,"云锦"比喻书籍的珍贵,暗示晒书(或晒经)时知识如珍宝般闪耀。

中间四句转向自然与精神的交融:梅雨时节的湿气蒸腾("梅蒸阳气透"),树林间光影变幻("林隐景光回"),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灵动的氛围。诗人提到"究千神恍"(探究深奥道理)、"高吟万恶摧"(用诗歌的力量驱散邪恶),体现了他对真理的探索和用文字净化世间的理想。

最后两句总结:只有勤奋钻研("殷勤能启秘"),并依靠杰出人才("出群材"),才能揭开知识的奥秘。这里既有对治学的严谨态度,也暗含对贤能之士的期待。

全诗亮点: 1. 画面感强:从阳光、书卷到梅林光影,像一幅生动的春日晒书图。 2. 哲理自然融合:晒书不仅是日常,更象征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3. 积极力量:强调勤奋与人才的重要性,传递出一种向上的精神。

诗人用日常场景寄托宏大的理想,鼓励人们在平凡中追求卓越,这正是古诗"以小见大"的魅力。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