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引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
老瞒诈力敢欺天,朵颐羊鼎方垂涎。
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无枝。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矣无吴魏。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感古引》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讲述了三国时期的权力斗争和英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大义的赞美。

诗歌开篇用"溃瓜"比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黄屋飘飖"指汉朝皇权衰微,"龙为鱼、鼠为虎"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小人得志、英雄落魄的颠倒世道。

中间部分通过几个典型人物展开故事: - "老瞒"指曹操,批评他靠欺诈手段谋取权力 - "紫髯将军"是孙权,描写他占据江东的英姿 - "大耳儿"指刘备,用"乌鹊无枝"形容他早期漂泊的困境 - "草庐一语"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诗歌特别赞美了诸葛亮,用"灵关剑阁"形容他建立的蜀汉基业,"出师表"和"古柏"都是诸葛亮的象征,表达对他"鞠躬尽瘁"精神的敬佩。最后"六尺之孤谁托"的叹息,道出了诸葛亮死后蜀汉无人可托的遗憾。

全诗通过三国故事,歌颂了忠义精神,也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言生动形象,即使不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英雄气概和深沉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