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五首 其五
我有一尊酒,独饮不成欢。
岂无骨肉亲,悠悠隔河山。
亦有平生友,合并良独难。
古人千载上,世远不能攀。
何如与明月,徘徊松桂间。
月既知爱我,流辉照衰颜。
我亦知爱月,托心同岁寒。
长愿玉宇净,河汉生微澜。
四海仰馀照,亲友各平安。
夜夜见明月,人人无苦艰。
此月不可负,此尊不可乾。
天地等逆旅,流年剧惊湍。
古人虽云远,其言若芝兰。
举觞以和之,对月更盘桓。
岂无骨肉亲,悠悠隔河山。
亦有平生友,合并良独难。
古人千载上,世远不能攀。
何如与明月,徘徊松桂间。
月既知爱我,流辉照衰颜。
我亦知爱月,托心同岁寒。
长愿玉宇净,河汉生微澜。
四海仰馀照,亲友各平安。
夜夜见明月,人人无苦艰。
此月不可负,此尊不可乾。
天地等逆旅,流年剧惊湍。
古人虽云远,其言若芝兰。
举觞以和之,对月更盘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独饮时的孤独与豁达,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有一壶酒,但独自喝总觉得少了点欢乐。他并非没有亲人,但亲人远在他乡;也有老朋友,却难得相聚。古人已经远去千年,无法追寻。于是他选择与明月为伴,在松树桂树间徘徊。月亮似乎懂得他的心意,用清辉照亮他衰老的面容;他也真心喜爱月亮,愿与它共度寒冬。
诗人希望夜空永远洁净,银河微微荡漾,月光能普照四海,让亲友都平安。他期盼夜夜都能见到明月,人人都能免于苦难。这样的明月不可辜负,杯中的酒也不能喝干。他感慨人生如匆匆过客,时光如急流般飞逝。虽然古人已远,但他们的话语如芝兰般芬芳。诗人举杯与古人共鸣,对着明月久久不愿离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孤独饮酒的场景,引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2. 将明月拟人化,创造出一个可以倾诉的知音 3. 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表现出豁达乐观的态度 4. 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深远,容易引起共鸣
诗人通过独饮望月的日常小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那种既感伤又超脱的精神境界。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