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纪游一十四首 其五 北台

北台秀矗斗杓傍,楼殿凌虚结上方。
众壑俱从檐下落,万缘都向槛边忘。
洪河如带明分野,恒岳为邻接大荒。
世界三千空色喻,岂离般若一毫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超脱心境,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北台山高耸入云,仿佛挨着北斗星,山顶的楼阁寺庙悬在半空,如同建在天上。用"斗杓"(北斗星)和"凌虚"(悬在空中)这样具体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山势之高。

中间四句是登顶后的所见所感:所有山谷都像在屋檐下那么矮小,站在栏杆边就忘记了世间烦恼;黄河像衣带一样细,恒山就在不远处连着荒野。这里用"洪河如带"的夸张手法,生动展现了居高临下的视野,同时暗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大千世界看似纷繁复杂,其实都像佛经说的那样虚幻,连一道佛光都包含着无穷智慧。诗人通过登山体验,表达了对佛教"空色"哲理(物质世界本质是空)的领悟,但不说教,而是用"一毫光"这样具体的意象来呈现。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组航拍镜头:先仰视高山,再俯视大地,最后拉远到宇宙视角。通过空间层次的转换,把一次普通的登山变成了充满禅意的精神之旅,让读者在感受自然壮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放下执念、心境开阔的愉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