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

汴堤杨柳摇春风,翠华南幸紫禁空。
雕栏玉砌明月冷,羽人规作神仙宫。
苏堤杨柳飘晴雪,又见紫鸾催驾发。
沉香亭北莺乱啼,金殿又成诸佛刹。
东南王气一旦终,乾坤四海今会同。
兴亡成败自有数,不由人力由天公。
二龙南翔一龙北,凤只鸾孤重铩翮。
南龙苦热北龙寒,鸾凤欲飞飞不得。
周原禾黍秋离离,含光草色春萋萋。
露盘应拆声动地,金铜仙人空泪垂。
来今往古知几代,嬴颠刘蹶浮云改。
□平抵掌笑不言,会见桑田变沧海(影印《诗渊》册六页四一三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题汪水云诗卷》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朝代更替的沧桑感,核心主题是"兴亡由天定"的历史规律。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今昔对比(前八句) 用杨柳、宫殿等意象形成强烈反差:汴堤(北宋)和苏堤(南宋)的杨柳依旧,但皇宫已从天子居所变成"神仙宫"、"佛刹"。通过"雕栏玉砌明月冷"等冷色调描写,暗示繁华落幕。紫鸾(皇帝车驾)的"催驾发"暗示仓皇南逃,莺啼乱象衬托亡国之痛。

2. 命运思考(中间八句) 直言"东南王气终",用"二龙"比喻流亡的宋朝皇帝——南逃的苦热,被俘的受寒,鸾凤(忠臣)想救却无能为力。周原(西周发源地)的秋草与含光殿(汉宫)的春草形成时空交错,暗示历史循环。金铜仙人(象征国运)流泪的典故,强化无力回天的悲凉。

3. 历史规律(最后四句) 总结观点:朝代更替如浮云变幻,嬴政(秦)、刘邦(汉)的基业终成泡影。结尾用沧海桑田的典故,以老者笑看风云的姿态,点明人力难改天意的超脱态度。

艺术特色: - 善用对比:杨柳的柔美与宫殿的冷寂,南龙北龙的处境,形成视觉与情感冲击 - 意象丰富:紫鸾、露盘等皇家意象与禾黍、草色等自然意象交织 - 化用典故:金铜仙人、沧海桑田等典故自然融入,不显晦涩

全诗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景物变迁展现历史洪流的不可抗拒,传递出一种看透兴衰的豁达。这种借景抒怀的手法,让沉重的历史主题有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聂守真

聂守真,号碧窗,江西人。京口天庆观主,尝为龙翔宫书记。事见《南村辍耕录》。今录诗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