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古代考生考中进士后向皇帝谢恩的作品,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篇"金榜题名后的感谢信"。全诗用四个层次表达了激动与感恩:
第一句"圣朝更化广蒐贤"就像在说:"现在朝廷改革选才制度,广招人才",暗含"我能考上多亏政策好"的意思。第二句"丹陛遥瞻穆穆天"描写考生跪在红色台阶下仰望威严的皇帝,画面感很强,像电影特写镜头。
中间四句是"学霸的谦虚":先说朝代正统延续万年(夸国家),再说自己领悟了治国道理(秀实力)。用刘蕡(落第才子)和李合(状元)两个典故,既说"我要像忠臣刘蕡那样尽忠",又说"没想到能和李合同样高中",明贬暗褒很高级。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先祝愿皇恩遍布天下,再以"小臣磕头献诗"结尾,既符合谢恩格式,又显得不卑不亢。全诗就像精心调味的菜品——有对政策的感谢(3分),有自我表扬(3分),有忠君表态(2分),还有家国情怀(2分),比例恰到好处。
这种诗妙在既要展现才华让皇帝记住,又不能显得骄傲,就像现在获奖感言既要感谢领导,又要适当自夸,还要体现格局。古人写谢恩诗,可比我们发朋友圈讲究多了。
吴必达
吴必达,字材卿,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进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特科状元。五年,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七年,擢尚书礼部架阁,累迁给事中。清嘉庆《道州志》卷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