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后松冈

木落霜高叶满林,平芜极目气萧森。
惊寒风战孤松顶,破腊梅开老树心。
鸟睇长空急归羽,云迎落日下层阴。
扁舟渔父唱歌去,烟水茫茫何处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萧瑟景象,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孤寂苍凉的氛围。

开头两句用"落叶满地"和"原野空旷"的视觉画面,直接让人感受到深秋的寒冷萧条。"霜高"二字既点明季节,又暗示气温之低。

中间四句通过动态描写让画面活起来:寒风吹得孤松颤抖,老梅却在严寒中绽放;鸟儿匆匆归巢,乌云随着夕阳下沉。这些对比强烈的意象——颤抖的松树与绽放的梅花,急飞的鸟儿与沉落的太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示着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出现的人物很有意思:渔夫划着小船唱着歌消失在烟波浩渺中。这个悠然自得的形象与其他景物形成反差,仿佛在说:尽管环境寒冷萧瑟,但人可以选择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而"何处寻"的疑问,又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怅惘的余韵。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枯叶遍地的近景,拉到空旷原野的远景,再特写风中颤抖的松枝和凌寒开放的梅花,最后镜头追随渔夫的小船缓缓推向远方。诗人通过这些画面,既写出了季节的特征,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