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科举落榜后返乡,面对友人索要诗作时的复杂心情。全诗用自嘲的口吻,展现了文人面对挫折时的豁达与幽默。
前两句写自己游历多地("吴头楚尾"指江南一带),却愧对文友们的关心。"征尘"暗示奔波赶考的艰辛。三四句用"振衣天目""濯足湘江"两个洒脱的意象,表面写寻幽访胜的闲适,实则暗含远离功名的自我安慰。
五六句最有趣:作者自比宋代落第的"宋五"(宋祁),又调侃自己像"陈三"(陈师道)那样穷酸还硬要作诗。这种自黑式的幽默,把落第的尴尬化解成了文人雅趣。
最后两句最妙:把诗稿比作友人家的"锦囊",说不如换成买鱼钱去钓鱼。这种"诗不如鱼"的调侃,既回应了友人索诗,又用市井生活消解了科举失意的沉重,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达观精神。
全诗没有哭惨卖惨,反而用自嘲、幽默和日常生活的温暖,把人生挫折写成了一首带着烟火气的轻快小曲。这种"笑着面对失败"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智慧所在。
乐雷发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