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宫人琵琶引

茫茫青冢春风里,岁岁春风吹不起。
传得琵琶马上声,古今只有王与李。
李氏昔在至元中,少小辞家来入宫。
一见世皇称艺绝,珠歌翠舞忽如空。
君王岂为红颜惜,自是众人弹不得。
玉觞为举乐乍停,一曲便觉千金直。
广寒殿里月流辉,太液池头花发时。
旧曲半存犹解谱,新声万变总相宜。
三十六年如一日,长得君王赐颜色。
形容渐改病相寻,独抱琵琶空叹息。
兴圣宫中爱更深,承恩始得遂归心。
时时尚被宫中召,强理琵琶弦上音。
琵琶转调声转(一作逾)涩,堂上慈亲还伫立。
回看旧赐满床头,落花飞絮春风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李宫人的琵琶女的故事,用很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她从风光到落寞的一生。

开头用"茫茫青冢"和"春风吹不起"营造一种荒凉感,说琵琶艺术虽然流传下来,但真正厉害的人只有王昭君和李宫人两位。这里用春风都吹不动的青草坟头,暗示再好的技艺也会被时间埋没。

中间部分详细讲李宫人的经历: 1. 年轻时因琵琶弹得好被选入宫,皇帝一听就惊艳了,觉得其他乐师都比不上她。用"珠歌翠舞忽如空"这种夸张说法,形容她的表演让其他歌舞都显得黯淡无光。 2. 在宫里风光了36年,"太液池头花发时"这些华丽场景写她受宠的日子。但时间流逝,"形容渐改病相寻"写她老了病了,只能抱着琵琶叹气。 3. 最后皇帝开恩让她回家,但宫里还经常召她回去表演。这时"琵琶转调声转涩"写她技艺退步,弹得不如从前流畅了。

结尾特别扎心:回家看到皇帝赏赐的东西堆满床头,但自己就像"落花飞絮"一样被春风吹着跑,暗示再多的赏赐也留不住青春和才华。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琵琶技艺比喻人生,再高超的才华也敌不过时间 2. "三十六年如一日"这种反差,看似受宠很久,其实一辈子就困在宫里 3. 最后落花飞絮的比喻,把那种身不由己的凄凉感写得特别形象

就像现在某些艺术家,年轻时红极一时,老了却无人问津。诗人通过李宫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古代艺术家的真实处境,风光背后是说不尽的心酸。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