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山人明谟之上都谒王中丞
志士怀悾愡,容发苦见侵。
敝裘日芜秽,抱剑中夜吟。
古剑无文章,精气惟寒阴。
慷慨揽长辔,结托将远寻。
张仪犹有舌,范雎岂无心。
君家橐中装,尝卖千黄金。
得势在仓卒,昔贱今所钦。
王公命代豪,长策制妖祲。
亲承圣主顾,幕下无陆沉。
珠玉诚所希,何惧山泽深。
谅蒙知音赏,开此平生襟。
敝裘日芜秽,抱剑中夜吟。
古剑无文章,精气惟寒阴。
慷慨揽长辔,结托将远寻。
张仪犹有舌,范雎岂无心。
君家橐中装,尝卖千黄金。
得势在仓卒,昔贱今所钦。
王公命代豪,长策制妖祲。
亲承圣主顾,幕下无陆沉。
珠玉诚所希,何惧山泽深。
谅蒙知音赏,开此平生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陆山人(明谟)的志士准备去都城拜访权贵王中丞,希望得到赏识和重用。诗人通过陆山人的故事,表达了怀才不遇者的心声和对机遇的渴望。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怀才不遇的苦闷(前8句) 诗人用"破旧的皮衣日渐破烂"、"抱着剑半夜吟诗"等形象,描写陆山人虽然满怀抱负却生活困顿。就像那把没有华丽装饰的古剑,虽然内藏锋芒却无人赏识。
2. 寻找机遇的决心(中间8句) 陆山人决定出发寻找机会,诗人用张仪(战国说客)、范雎(秦国丞相)这些历史人物作比,说明有才能的人终会等到时机。就像价值千金的宝物,时机一到就会被人重视。
3. 对未来的期待(最后8句) 诗人认为王中丞是当世豪杰,能识别人才。用"珍珠美玉藏在深山里也不怕没人发现"的比喻,表达了对遇到伯乐的信心,相信自己的才华终会被赏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日常事物(破衣服、古剑)比喻人才被埋没的处境 - 通过历史人物故事增强说服力 - 既有对现状的不满,又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 - 最后以"深山藏宝"的意象收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诗人想告诉我们:真正的人才就像藏在山里的珍宝,虽然暂时不被发现,但只要保持信心,终会遇到赏识自己的人。这种对理想的坚持,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