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芦雁南飞的生动画面,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万里西风急,送书时一声"用夸张手法展现秋风的强劲("万里"形容范围广,"急"突出风势猛),同时巧妙地将雁鸣比作"送书"(古代有鸿雁传书的典故)。一个"时"字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声音动态,仿佛让我们听见孤雁划过天际时的那声长鸣。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幽默的口吻说:这声鸣叫虽然惊醒了旅人的美梦("从教惊客梦"),但大雁可不会傻等着被人捉去煮汤("可待主人烹")。这里既写出了大雁的警觉性,又暗含对自由生命的赞美——它们不愿沦为盘中餐,而是要奋力飞向远方。
全诗短短20字,既有秋风呼啸的壮阔,又有雁鸣惊梦的细腻,最后用俏皮话收尾,在严肃的秋景中注入一丝生活趣味。诗人通过芦雁的"鸣",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智慧,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