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履道虞叔常还江右

赵子我同里,虞郎我同年。
手折武昌柳,送上西江船。
买鱼沽酒烧荻鞭,夜下西塞寒山前。
西塞山,碧如苔。
君今去,几时来。
东风花开春水涨,待君黄鹤矶头,望君庾公楼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两位好友(赵履道和虞叔常)回江西的情景,充满了真挚的情谊和生动的画面感。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关系:赵履道是我的同乡,虞叔常是我的同科进士。这种介绍方式简单直白,却立刻拉近了读者与诗中人物的距离。

中间部分用一连串动作描写送别场景:折柳相赠(古人折柳送别表达挽留)、买鱼买酒、烧芦苇杆照明,连夜送行到西塞山。这些细节特别生活化,就像用手机拍下的短视频——我们看到朋友们在码头喝酒饯行,举着火把走夜路送别,能闻到酒香,听到芦苇燃烧的噼啪声。

写西塞山"碧如苔"这个比喻很妙,把青山比作青苔,既写出山色苍翠,又暗示这是远观看到的朦胧景色。随后直白地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这种不加修饰的问句反而最显真情。

最后几句是温暖的约定:等明年春天江水上涨时,我会在黄鹤矶头等你,在庾公楼上眺望你归来。这里用"东风花开""春水涨"这些充满生机的意象,冲淡了离别的伤感,把送别诗写出了期待重逢的乐观情绪。

全诗就像朋友间随手写的告别信,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透着亲切。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朴实——就像现代人送好友远行时会说的"路上买点吃的""到了发微信""明年等你回来撸串",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