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书事

岁尽意不尽,日长愁更长。
将士介生虮,黔黎疻复疮。
拊膺念江夏,掩面向山阳。
大隐未高枕,巨鳌仍望洋。
旧闻死可祷,或以酒自戕。
废卷三太息,抚时徒感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百姓和将士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开头"岁尽意不尽,日长愁更长"用时间流逝反衬愁绪的绵长——年关将至但忧思未消,白昼变长却让愁苦更甚。这种时间与情绪的反差,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煎熬。

中间六句通过具体画面展现社会惨状:将士们铠甲生虱子("介生虮"),百姓身上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疻复疮")。"拊膺""掩面"的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诗人捶胸顿足、不忍直视的悲痛。他既牵挂江夏前线的将士,又为山阳(借指百姓)的苦难而泪流满面。

后六句转向自我剖白:诗人虽隐居("大隐")却无法安眠,像面对滔天巨浪般无力。提到有人借酒消愁甚至轻生,自己只能放下书卷("废卷"),在时代洪流中发出无力叹息。最后"抚时徒感伤"点明主旨:面对动荡时局,所有的感慨都化作深深的无力感。

全诗用白描手法,将个人愁绪与社会苦难紧密结合。没有华丽辞藻,但"生虮""复疮"等细节描写极具冲击力,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战乱带来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创伤。诗人将小我的忧愁升华为对天下苍生的悲悯,这种家国情怀正是古典诗歌最动人的精神内核。

苏简

(?—1166)眉州眉山人,字伯业。苏迟子。以祖恩补假承务郎。徽宗宣和初调郑州司曹,累官知严州、处州。以直秘阁帅广东,措置海盗有方。以中散大夫、直龙阁致仕。有《山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