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即事简二友

莺声求友乱缫车,兀坐翻思二客佳。
乞得晚晴红照水,南坡东畔月侵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黄昏的闲适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温馨思念。

前两句写的是听觉和内心活动:黄莺叽叽喳喳的叫声像在呼唤朋友,和缫丝车(古代抽丝工具)的声响混在一起。诗人独自坐着,反而更想念两位好友的好。这里用"乱"字巧妙地把鸟叫和机器声混在一起,既写实又有趣味。

后两句转到视觉描写:雨后天晴,夕阳把水面染红,月亮悄悄爬上南坡东边的台阶。这里"乞得"用得特别生动,好像晚霞是诗人特意求来的一样。"红照水"和"月侵阶"形成冷暖色的对比,画面感很强。

全诗妙在把四种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莺声、缫车、晚霞、月光)自然串联,通过"思念友人"这个情感主线,把日常景物变成有情的画面。最精彩的是最后月亮爬上台阶的细节,既点明时间推移到夜晚,又暗示诗人等待朋友来访的期待心情。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