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秋晚客京洛,缁尘衣裳单。
朔风起暮色,激激吹天寒。
飞鸟投故林,浮云归旧峦。
如何奔驰子,欲往无羽翰。
置肠辘轳索,转折千百盘。
置心机杼丝,促织千万端。
常恐瘦形骸,高堂梦里看。
昨来双鲤鱼,勤劬问眠餐。
知我未归去,老泪不肯乾。
器业无成就,强慰其实难。
明发不得寐,结怆摧心肝。
朔风起暮色,激激吹天寒。
飞鸟投故林,浮云归旧峦。
如何奔驰子,欲往无羽翰。
置肠辘轳索,转折千百盘。
置心机杼丝,促织千万端。
常恐瘦形骸,高堂梦里看。
昨来双鲤鱼,勤劬问眠餐。
知我未归去,老泪不肯乾。
器业无成就,强慰其实难。
明发不得寐,结怆摧心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深秋寒夜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打工人般的辛酸,读来特别扎心。
开篇就像电影镜头:秋天傍晚,诗人在京城("京洛"指长安洛阳这类大城市),穿着单薄黑衣站在寒风中。这里"缁尘"既指黑色衣服,也暗示京城的风尘仆仆。北风呼呼地刮,画面立刻有了瑟瑟发抖的实感。
接着用飞鸟归巢、浮云回山来反衬自己:鸟和云都能回家,我这个奔波的人却像被剪了翅膀。这里把打工人的无奈写得特别形象——不是不想回,是现实所迫回不去。
最精彩的是"置肠辘轳索"四句,把愁肠比作井台上转个不停的辘轳,把心事比作织布机上理不清的丝线。这种比喻特别接地气,就像现代人说"愁得肠子打结""心里乱成毛线团",古人原来也这么想。
后段读到父母来信时特别催泪:家里老人不断写信问"吃得好吗""睡得香吗",知道孩子回不来,眼泪就一直流。诗人愧疚自己事业无成,连假装安慰父母都做不到。结尾"明发不得寐"就像现代人失眠刷手机到天亮的场景,"摧心肝"三个字简直能听见心碎的声音。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深夜的朋友圈长文,用秋风、飞鸟、织布机这些日常事物,把北漂沪漂们的乡愁写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真实——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和我们一样在为生活奔波,一样承受着"混不好就不敢回家"的心理压力。
黄任
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有《秋江集》《香草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