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般若 其一

日暖风和天地春,野华芳草一翻新。
灵山佳致依然在,谁是当年微笑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灵动的自然画卷,同时暗含禅意哲思。

前两句用"日暖风和""野花芳草"直接勾勒出春天的鲜活气息,阳光、微风、新生的花草共同组成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翻新"二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寒冬过后大地突然披上新装的惊喜感。

后两句笔锋微妙转折,将视线引向"灵山"——这个佛教圣地虽然风景依旧,但诗人却在追问:当年那个"微笑人"(暗指悟道的禅者)如今何在?这种今昔对比的手法,既表现了自然永恒的美,又带出人事变迁的感慨。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这个设问,它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在明媚春景中激起层层思考的涟漪:我们是否能在欣赏美景时,也领悟到当年悟道者的智慧?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相结合的写法,让简单的春景描写顿时有了深度,读来余味悠长。

释法泰

释法泰,号佛性,俗姓李,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住鼎之德山,邵之西湖及谷山道吾,敕居潭州大沩。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