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答诸公 其一

自入中书不计年,只将方寸作良田。
桑榆物外都无累,桃李人家剩有缘。
放意不妨娱绿野,勒功何必向燕然。
姓名元在丹台上,千岁徜徉小洞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的主题是回答朋友们的诗,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以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描述了自己不受时间限制、自由自在对待生活的情景。

首先,“自入中书不计年”,诗人说自己进入中书(古代官名)以来,没有计算过时间,也就是说他没有把时间浪费在繁琐的工作上,没有让职务羁绊自己的心灵。这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不把时间看作压力,而是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接着,“只将方寸作良田”,这里的“方寸”指的是内心,诗人把自己的内心比作良田,意味着他用心耕作自己的内心世界,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这种重视内在修养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然后,“桑榆物外都无累,桃李人家剩有缘”,诗人说自己超脱世俗之外,不被世俗的事物所累,只和志同道合的人结缘。这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

接下来,“放意不妨娱绿野”,诗人表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自然中娱乐,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勒功何必向燕然”,则是说功名利禄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他不需要通过功成名就来证明自己。

最后,“姓名元在丹台上,千岁徜徉小洞天”,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心灵超脱尘世之外,姓名被记录在神仙的丹台上,仿佛自己已经在千年的仙境中自由徜徉。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他不受时间的限制,注重内在修养,超越物质追求,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种生活态度令人向往,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生活的参考。

汪大猷

(1120—1200)庆元鄞县人,字仲嘉,号适斋。汪思温子。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兼庄文太子侍讲,多寓规戒。迁秘书少监,修五朝会要。兼崇政殿说书、给事中,孝宗每访以政事,多所建议。权刑部侍郎,以新旧刑法相抵牾,请降诏编纂,书成上进。出使金国,还改权吏部尚书。后知泉州,改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卒谥庄靖,一谥文忠。有《适斋存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