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挽迪生

指修门路杳,竟无地、返骚魂。
但断梦关山,羁游京国,莽莽愁云。
酸辛,旧时俊侣,抚遗篇犹似见丰神。
何意亭亭玉树,顿成宿草新坟。
谁云,天道亲仁,回短折,路长存。
算古来如此,君宁有恨,我恸斯文。
乾坤,乍经浩劫,对寒灰加意惜芝焚。
神理绵绵未尽,灵兮来享清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悼念好友迪生的作品,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上片(前半部分)写好友离世带来的痛苦。开篇用"修门路杳"比喻通往天国的路遥远难寻,感叹逝者魂魄无处可归。"断梦关山"三句写自己漂泊在外,内心被愁云笼罩。"酸辛"以下转为回忆,说翻看逝者留下的文章时,仿佛还能看见他当年的风采。最后用"亭亭玉树"比喻好友生前的美好形象,而"宿草新坟"则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生命消逝的突然。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对生死哲理的思考。先质疑"天道亲仁"的说法,指出好人未必长寿的现实。"算古来如此"三句是自我宽慰,说从古至今都是这样,逝者应该没有遗憾,但自己仍为失去这样一位才子而悲痛。"乾坤"以下写当时社会刚经历动荡("浩劫"),更让人痛惜人才的逝去。结尾用祭奠的场景作结,希望逝者灵魂能来享用祭品,表达了对好友永远的怀念。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感的融合:一方面是个人失去挚友的锥心之痛,另一方面又将这种悲痛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浩劫")中思考,使作品既有私人情感的深度,又有时代关怀的广度。作者没有使用太多华丽辞藻,而是用"玉树""宿草"这样贴切的比喻,和"我恸斯文"这样直白的倾诉,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他内心的哀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