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任况之
溪山岂远人,吏缚苦难到。
岂惟畏简书,谁与同嗜好。
我作汝颍行,蹉跎春事老。
况逢怀抱恶,千里风霜冒。
故人知我归,尺书远见劳。
似寻西溪约,故遣一介报。
何时脱缰锁,著我林泉帽。
愿言绝臧否,安用分瞭眊。
世故定可憎,覆车宁复蹈。
且共醉山翁,同看接䍦倒。
岂惟畏简书,谁与同嗜好。
我作汝颍行,蹉跎春事老。
况逢怀抱恶,千里风霜冒。
故人知我归,尺书远见劳。
似寻西溪约,故遣一介报。
何时脱缰锁,著我林泉帽。
愿言绝臧否,安用分瞭眊。
世故定可憎,覆车宁复蹈。
且共醉山翁,同看接䍦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山林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开头几句写溪山美景并不遥远,但自己被公务缠身,难以亲近自然。不仅因为害怕文书公务的繁琐,更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欣赏山水。
接着,作者回忆自己在外奔波,耽误了美好的春光,又遇到心情低落的时候,千里跋涉饱受风霜之苦。老朋友知道他回来了,特意写信问候,仿佛在提醒他别忘了曾经相约游玩的约定。
然后,作者发出感慨: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官场的束缚,戴上隐士的帽子,自由自在地生活?他希望远离是非纷争,不再计较得失。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让人厌恶,他可不想重蹈前人覆辙。
最后,他想象和友人一起痛饮,像山野隐士那样醉倒,享受无拘无束的快乐。
全诗的核心是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的厌倦,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实动人,容易引起读者共鸣。